【党建带团建】“走近传统文化 认识自然科学”——新青年教育方式的创新与变革

发布者:杜学佼发布时间:2022-08-01浏览次数:112

     本站讯通讯员 刘笑涵清晨,恩施建始县土岭村山间的风微微吹来,一颗颗晶莹透亮的露珠顺着叶子滑了下来。731日,这是初等教育学院“青山相守 文脉相传”二队志愿者们社会实践的第二天,他们和着悦耳的鸟鸣,不经意间唤醒了土岭村零星的梦,实践队员们将伴随初升的太阳,继续开启梦幻的科考之旅。

  

    首先,由我院实践队员杨五洲带领孩子们进行了晨读,朗朗读书声俨然成了山间一首首动听的歌声。今天孩子们晨读的内容有《敕勒歌》、《浣溪沙》等五首古诗词,为后面的课程内容学习打下了坚实的预习基础。

山间的蝴蝶像极了这群拼搏上进的实践队员,迫不及待地飞进了教室,正酝酿着为知识竞答环节的孩子们加油,孩子们在我院实践队员张颖珍的引导下对旧知识进行了巩固。知识竞答环节结束后,孩子们在鸟语花香中开启了新一轮的求知之旅。我院实践队员们协助林翔老师带领孩子们领略中国古诗词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独特魅力,他们立足于孩子们晨读的五首古诗,深入浅出,见解独到的将部分知识点,延伸到了气候条件、地势地貌、风土人情等自然科学知识范畴。我院实践队员们还通过演示有趣的“模拟造山运动”小游戏让孩子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领略了前人的智慧,培养了人文情操,同时也在自然科学的普及中拓宽了孩子们的视野和知识储备。有同学表示:这节课的学习是有趣而生动的,这一点离不开我院社会实践队员们的辅助和耐心指导。

  

此外,实践队员们还帮助孩子们认识了不同形态的土壤和岩石标本,在课件的配合讲解中,孩子们对岩石分类、土壤分层等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也为下午的实地考察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切的理论学习是为了更好的扎根实践。午休后,孩子们在我院实践队员的陪同下,拿起了地质锤,亲身参与到了当地实际自然环境的岩石寻找、发现、挖掘、观察、学习之中。这种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相结合、室内教学和室外教学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方式高效率的巩固、完善了书本学习的内容,也初步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科学探讨能力。

  

丰富有趣的户外考察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在我院实践队员的带领下踏着兴奋的步伐回到了教室,他们像欢快的鱼儿畅游在自然科学的海洋里。在我院社会实践队员的引导下,孩子们进行了不同类型的土壤渗水实验,积极开发了他们善于思考的天性之外,也有效地促进了团队合作、分工配合精神的养成。

  

夏季的风送来了一场短暂的雨,晚餐过后,孩子们期待已久的夯墙比赛如约举行。每个战队在规定的时间里所用砖块数最多,即为获胜。同学们在一块又一块的砖石堆砌中体验着劳动人民的艰辛,同时也在具体的活动中践行着劳动最光荣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这既是对自然科学知识运用的风采展示,又是对优秀传统美德的积极传承。

  

  

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双减政策的时代化背景下,如何创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相结合、传统文化和自然科学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无疑,今天的课程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性和可行性因素。我院的青年党员和志愿者们也在今天的课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用武之地,为今后的学习及实践提质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