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青年社会责任,助力社区儿童成长,“传特色文化,承童心之梦”暑期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7月3日前往宝安社区,为社区的小朋友们带去生动有趣的特色课程。实践队员们以扭扭棒、拓扑学为载体,开设趣味课程,带领小朋友们感受手工的魅力,探索数学的奥秘。
扭棒塑形,创生童趣
上午,课程刚开始,实践队员放出眼镜的图片提问:“大家看看,眼镜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呀?”“镜框!”“镜片!”“还有鼻托!”小朋友们积极的回答。互动结束后,实践队员为小朋友们分发扭扭棒材料包。拿到材料后,小朋友们迫不及待挑选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在实践队员的逐步引导下,小朋友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动手能力,将扭扭棒巧妙弯折,很快,各式各样的创意眼镜就完成了。有的像彩虹一样绚丽,有的装饰着可爱的小兔子耳朵,还有的加上了炫酷的装饰。当小朋友们戴上亲手制作的眼镜时,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纷纷摆出各种姿势,邀请实践队员拍照留念。此次扭扭棒手工课,不仅锻炼了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与创造力,还让他们在实践中收获快乐、增长知识。
数藏奥秘,拓扑启思
下午,实践队员开展了一堂拓扑学知识课程,为参与活动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充满惊喜与智慧的数学探索之旅。课程伊始,实践队员拿出一张普通的纸条,经过简单扭转粘贴后,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呈现在小朋友眼前。实践队员引导小朋友们用手沿着莫比乌斯带画线,小朋友们惊奇地发现,笔不离开纸面,就能画遍莫比乌斯带的“两面”。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小朋友们全神贯注,反复尝试,当成功做出属于自己的莫比乌斯带时,教室里响起了阵阵欢呼。通过制作莫比乌斯带,小朋友们直观感受到拓扑学的奇妙。接着,实践队员展示了回形针的神奇玩法,将回形针经过巧妙的组合,原本分离的两个回形针最终连接在了一起。这一环节中,小朋友们体验了拓扑学的简单应用,切身感受到回形针与拓扑学之间的联系。双人逃脱绳子的游戏环节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游戏规则是:两个小朋友为一组,双手被交叉缠绕的绳子束缚,在不剪断绳子、不松开手的前提下,利用拓扑学的原理将绳子分开,则视为游戏成功。小朋友们两两配合,不断尝试新的方法,有的小组很快找到诀窍,成功解开绳子;没有解开绳子的小组也没有气馁,互相鼓励继续探索。课程最后,实践队员演示了光盘穿洞的神奇现象,当光盘顺利穿过纸张上的洞时,小朋友们都非常好奇其中的原理。随后,经过实践队员对光盘穿洞的详细讲解,小朋友们对拓扑学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堂“数学魔法”课程,通过有趣的活动,将抽象的拓扑学知识在生动的实践操作中鲜活应用。小朋友们在动手实践、探索思考和合作交流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激发了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相信这次独特的数学之旅,能够在小朋友们心中种下探索数学奥秘的种子,在未来不断生根发芽。
整个实践活动过程中,小朋友们体会到了扭扭棒创意手工中的乐趣,也感受到了拓扑学奇妙实验里的科学魅力,他们亲手制作的眼镜承载着童真巧思,莫比乌斯带、回形针等趣味探索更点亮了他们求知的火花。未来,愿小朋友们带着这份对创造的热情、对科学的好奇,在未来的学习与探索中,发现更多未知的精彩。